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日歷上的數字總叫人觸目驚心。不覺間,2016年的366天已翻過去堆在身后,2017年元月也已近半!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卻又越來越遠。 沿著中華大街從西向東,遠遠地,便看見路北邊的人行道上一片火紅。大紅的對聯,高歌的金雞,喜慶的燈籠,使臘月的街頭添了些許年味。如果不是這些年貨小攤,我真的不知道小城平日的一天和“年”有什么不同:站臺邊總是擠滿了坐13路,313的人,車行在這里總顯得擁堵,路邊常有進城賣山貨的老農,超市門前常有活動搭臺促銷唱戲,每天都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 回農村看看,除了臘月的村集,似乎也看不到一點為年忙碌的景象。沒有小孩子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天天掰著指頭朗朗地唱:“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掃家地扎根刺……”沒有小孩子還眼巴巴地盼望哪怕是三尺花布縫制的新衣服。不見了磨豆腐的磨坊,更聽不見鄰里之間商量排好日子磨豆腐的熱火話。不見了院子里為蒸饅頭蒸“黃蒸”壘的燒柴土磚爐,也沒有誰還去幫鄰居做年食。 生活就像宋祖英歌里唱的“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以前忙忙碌碌一臘月,為的是正月里有豐富的吃喝玩樂,避免因準備不足而有錢難買。以前的過年就是過年,一年來所有的勞碌和疲憊,都在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放下,點著噼噼啪啪響起的“大地紅”鞭炮,讓舊年的一切不順不快統統煙消云散。過年,就該好好享受享受幾天,商鋪關門歇業,農人也“坐吃山空”,過了十五,年味淡去,再開始為新一年的生計做打算。 現在,便利的生活條件,隨心購,隨便買,蔬菜水產水果副食……大小超市過年都不打烊,貴賤圖新鮮,好歹圖方便。臘月里還用忙什么? 小時候鄰居馮大伯臘月是最忙的,他家也是最熱鬧的,因為他會寫毛筆字,現在想起他的字頗有“顏味”,鄰居們都排隊請他寫對聯。他端坐在一張木桌后,接過鄉鄰裁好的紅紙,按主家的意思,大門一幅大對聯,屋門幾幅小對聯,門神、天地、灶君、財神等神龕聯,豬圈上寫“肥豬滿圈”,雞窩上寫“雞肥蛋大”,水井邊寫“活水清泉”,老樹上寫“樹大根深”,馬車上寫“出入平安”,馬槽上寫“槽頭興旺”,院子里寫“春回大地”、“萬紫千紅”、“氣象更新”等等等等,當然少不了幾個大“福”。如此一套寫下來,地上,箱蓋上,桌子上到處晾著年的顏色,滿屋子說笑著濃濃的年味。 排隊寫對聯是我的活兒,我很樂意完成這個工作。我喜歡靜靜地站在馮大伯的旁邊,出神地看他手里的毛筆,自然、隨意地“畫”成一幅幅漂亮的對聯,小心里好生羨慕。等我長大些再去排隊寫對聯,叔叔伯伯們就逗我:“大學生了,回家自己寫去!跟老農民擠什么呀!”我慚愧地笑笑,十八歲那年臘月,我哆哆嗦嗦拿起毛筆,從早上開始,熬到傍晚,才“畫”成了馮大伯十分鐘就搞定的作業,過年羞澀得貼在墻上,不敢被人看,不敢被人問:“這誰寫的呀?” 好不好我再也不敢寫了,馮大伯再也不用寫了——大家開始買對聯,千戶同聯,數年一聯,一種筆體一個味道。 滿街飄飄的紅春聯,我卻看不到一絲生動。許是少了兒時連蹦帶跳去買一張紅紙的興奮,少了小心翼翼拉一條細線裁紙時的開心,也不會有用剩下的紅紙做成風車扎在高粱稈上滿街呼呼轉的歡悅。大年初一的晨光里,那些喜歡文墨的老人挨門挨戶欣賞對聯的別樣風景,裝成一幀黑白照,永遠地藏在回不去的那些年里,離2017越來越遠,越來越淡……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 Oct 18 Fri 2024 11:53
我和你
- Oct 17 Thu 2024 16:13
湊合
近年研究陶淵明,發現魏晉時期的許多名士,幾乎都與大自然離得很近。他們寄情山水,從中尋找心靈的寄托,有的還寫下了大量文字。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突出現象,是在殘酷社會現實中的一次轉向觀望。 其實不是魏晉文人發現了大自然。先秦文學對于大自然的那種深刻關懷和認識,個人心靈與之共鳴,在《詩經》中就很豐沛;這種元素在中國古代詩歌脈流里從來都不缺少。而從先秦到現在,卻是一個逐步弱化的過程。在網絡數字時代的今天,大自然已經以虛擬化的方式消失了。特別令人稱奇的是,作為生命最大背景的自然界,在許多人眼里是視而不見的;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人造空間里:這是個數字與光纖交纏一體的、沒有重量與質感的迷宮。 魏晉時期不是發現了自然,而是繼承了先秦以來人和大自然強化交流、脈搏共振的傳統。當然魏晉藝術有自己的特質,如東晉有了陶淵明和謝靈運,但他們兩個的自然觀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二人都是陶醉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都是在此中汲取快樂、力量和希望。 回望《詩經》和先秦諸子,那些關于大自然的篇章是何等動人,這其中甚至包括了諸子的政論;如極其入世的孔子,他從人的角度去揣測大自然,闡發社會哲思:“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他將人在大自然里得到的啟示、獲得的快樂,表達得十分生動和充分。老子和莊子直接從大自然的角度切入問題并求得答案:效法自然,依存自然,所謂“上善若水”;將自然化的人生視為生活的最高境界、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魏晉進一步靠近了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自然傳統。這也是魏晉的文人士大夫們在極其恐怖慘烈的社會環境中,不得不更多地依賴佛教和老莊思想的結果。釋道匯流是東晉知識分子主要的價值取向。 陶淵明貌似走了一條簡易的道路,實際上卻是一次艱難的踐行。這不僅要求他在短時間內有一種決絕之力,需要沖破思想牢籠的勇氣,接下來還必須有漫長的堅持。陶淵明從總體上來講,是一個在人生判斷上較為清晰的人——沒有陷入很大的迷途,一旦做出了決定,就再也沒有改變。 陶淵明自己很謙虛,自鑒為“性剛才拙”。“性剛”是他對自己的觀察和鑒定,也是一種自我省察,但是從外部看來,他的性格緩慢松弛,甚至已經過分地超然和達觀了,并沒有什么“剛”和“烈”。因為從世俗意義上看,他并沒有采取莽撞沖撞的行為,也沒有驚人的語言冒犯。他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能走多遠、怎樣做才切實可行。 如果把他放到一個與權勢集團正面對決的位置上,不知道他會采取怎樣的方式。一切都不能假設。真那樣的話,我們更多地想象他會是一個明哲保身主義者;因為實際上他在規避危險方面,起碼在已有的記載中是做得恰到好處、適可而止的。許多事情他做不來也不能做;有些是他不屑于做,有些則是他極為藐視的。正如他在所有詩中都小心翼翼地觸及時事,他在描寫時局的時候也不會得罪某一具體的強勢人物或集團,只用“八表同昏”或“鳥盡廢良弓”之類的言辭。這說明他做人是極其小心謹慎的,是一個懂得保護自己的人。 這樣一個人,大自然對他的撫慰之力就至關重要了。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 Jul 14 Sun 2024 19:22
不可錯過的螺螄粉盛宴:2024年8大精選》 南投十里螺香螺螄粉哪裡買的到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May 20 Mon 2024 11:34
誰是螺螄粉之王?8款精選品牌大比較》 台北柳州螺螄粉哪裡買的到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May 18 Sat 2024 01:16
2024年必試的8款螺螄粉推薦》 屏東瘋狂螺螄粉哪裡有賣
螺螄粉的起源故事
描述螺螄粉的起源,似乎就像在領略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當地異國風情的故事。
根據多年來的傳講,螺螄粉可追溯到越南中部的一個名為聖堂義的小鎮。這地方就像一個瑰寶,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當地人發現在炎熱的氣候下,一道由海螺熬制的燒麵湯可以有效對抗酷熱,後人稱之為”螺螄粉”。
- Jul 29 Sat 2023 03:24
彰化日韓料理模型設計推薦 》竹筒飯模型 原住民料理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臺南臺式風味小吃模型製作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 Jul 16 Sun 2023 18:49
台南仿真食品模型設計推薦 》訂製仿真烤香腸訂製小吃模型鑫鑫腸模型食物模型肉腸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臺北中式料理模型設計工廠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 Jul 06 Thu 2023 16:38
台南3d列印設計推薦》 吉祥物模型設計服務在建築、遊戲與動漫等領域的應用
- Jul 06 Thu 2023 16:36
桃園3d列印建模推薦》 用公仔的模型設計服務打造精美的產品原型
模型塗裝與上色在模型創作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個精緻的模型作品,不僅要求細緻的雕刻和精湛的技術,更需要模型塗裝與上色的點睛之筆。
透過巧妙的塗裝與上色,模型的細節與質感得以充分展現,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 Jul 01 Sat 2023 20:52
高雄3d模型製作推薦》 3D建模服務:讓我們的模型設計師團隊助您實現夢想!立即諮詢!
模型塗裝與上色在模型創作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個精緻的模型作品,不僅要求細緻的雕刻和精湛的技術,更需要模型塗裝與上色的點睛之筆。
透過巧妙的塗裝與上色,模型的細節與質感得以充分展現,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